2013年1月

[xiami id="1770226488"]似是故人来 -- 群星[/xiami]

抽弦促柱听秦筝,无限秦人悲怨声。
似逐春风知柳态,如随啼鸟识花情。
谁家独夜愁灯影?何处空楼思月明?
更入几重离别恨,江南歧路洛阳城。

bird

学习古筝这种素雅安静的东西,似乎与过节过年的热闹氛围不太搭调。但伴随着古典文化热潮的深入人心,事实上却是:2012年下半年,成人学习古筝民乐的热情如火如荼。

城市太吵,心太寂寞,无论是老愤青,还是曾经的文艺青年,都需要一方天光云影来抚慰身心,一筝一茶一人一心,弹奏古筝的乐趣尽在乐声里。

如果听觉上也存在一见钟情的触动,来自古筝的天籁之音,带给我的正是这种过耳难忘的清新。古人《鸣筝曲》言:“愁龙啼玉海,夜燕语雕阑。只应桓叔夏,重起为君弹”,那份寂寥中的倾心,时隔数千年,高楼林立的当代社会中,人的感官并不会相差太远。

初遇古筝:

找回儿时丢失的自信

近日假期众多,我和友人光顾了几家古典乐馆,未见老师,但闻琴声,那是轻灵飘逸的《高山流水》,也有亲切恬淡的《渔舟唱晚》,悠扬宛转之余清新雅致,从那个崇尚格调的古典中国里走来,充满了洗涤灵魂的魅力。

乐馆并非间间雕梁画栋,风格古朴的有之,一筝一琴的陋室亦有之,但古筝的授课过程却无一例外的轻松和谐。

学生一进门,老师强调的就是“放松”,“学习古筝是一件天光云影的乐事,宛如进入了高山流水的世外桃源”,首先要心情放松,再者身体放松;肩、臂、腕三个部分都应保持在一个自然下垂的状态,用身体自然的重量来操控琴弦。放松之后,就可以来弹“宫商角徵羽”,用心体会,跳动的单个音符,也能成曲,求的是简单入门、趣味盎然。

正是因为充满了松弛与喜悦,成人学徒们的进步都十分神速,半年内就会独立演奏,一年里就可弹名曲;有了成绩就有了激励,学习过程进入了良性循环。

我们从小听了太多的天赋说、奋斗说,似乎学得越早,才能赢在起跑线上,感觉音乐就该是李云迪、郎朗等神童的专宠;古筝学习,让很多成年人找回了久违的自信。

乐馆求艺:

满是“奔四”的“老文青”

环顾乐馆,台上的老师不过二十岁出头,台下的学生却满是“奔四”的沧桑面孔。各人学琴的心态不言自明:繁忙都市中充满了竞争与压力,诸事皆顺的人毕竟是少数,我们需要一个天光云影的世界来放松疲惫的身心。

现实中,有人生意纠结,有人职场失意,有人婚姻失败,诸多的感情都需要那么一个宣泄的出口;古筝求的是空灵、超脱与愉悦,可以成为我们的好朋友。

文学作品里,《红楼梦》与金庸的小说写尽了中国人的悲喜:黛玉弹琴,是孤芳自赏,弹的是寂寞;令狐冲弹琴,是看尽人世苟且后的豁达,弹的是笑傲江湖。民族文化的属性与格调,并不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改变。

除此之外,我的友人则多了几分求学的精诚,在她看来:六艺精通是一个中国文化人必备的素质,少年时没有钱没时间学习,30岁后一切稳定下来,正是时候静心求学,她为自己制定了有步骤的学习计划,去年学国画与书法,今年学古筝,明年精进围棋。其实,文艺女青年并无年龄的定义,拼的是心态。

学习古筝

韵律比技巧更重要

作为中国经典文化的一部分,古筝的学习过程中,无时不贯穿着中国文化隽永内敛、飘逸简约的写意调调,也是我们成人学习古筝的重要乐趣。

学古筝,韵律比技巧重要。简单的曲目,不同的人能弹出不同的味道。所谓“大音希声,大巧若拙”,古筝高手如同顶级的厨师,能将简单的《出水莲》演绎出千般婀娜、风情种种,令听者动容。

学古筝,情感比手势重要。拿姿做态难免东施效颦,洒脱弹奏、表达感情,才是最佳状态,于身于心大有裨益。

笔者小时候曾学过几年钢琴,比较起西洋乐器,自认为中国民乐对于演奏者文化层次、情商方面的要求更高。古筝的技术要求远没有钢琴高,但演奏乐趣有过之而无不及:学习古筝的过程中,不断接触隽永深邃的中国文化,有人看诗经,有人学茶道,有人全面研读国学,还有人开始收藏古琴与琵琶,乐趣不一而足。

古筝三法,正是难得的养生之道:一求心平气和,二求筝情合一,三求乐此不疲。我们这些业余学筝的成年人,做到以上三点,并不是什么难事。

(来源:广州日报)